应我校数学科学学院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周彬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张保勇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宋晓娜教授、辽宁工业大学李元新教授将于2024年8月15日为我校数学专业教师和研究生讲学。本次系列报告的主办单位为重点建设与发展工作处、数学科学学院。欢迎数学科学学院及全校相关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参加!
1.报告题目:基于非奇异滞后周期滑模面的指定时间控制
报告人:周彬教授
报告人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时 间:2024年8月15日(周四)上午8:30-9:30
地点:数学科学学院A8-723会议室
周彬教授简介:周彬,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航天学院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百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在控制理论和工程领域的主流和权威期刊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上发表论文150余篇。目前担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旗舰期刊Automatica、IEEE控制系统学会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航空航天与电子系统学会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and Electronic Systems以及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学会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等期刊的编委,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IFAC线性控制系统技术委员会委员、FAC非线性控制系统技术委员会委员、IFAC航空航天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时变系统理论、时滞系统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和飞行器控制等。
报告摘要:In this talk, nonsingular prescribed-time control is studied based on periodic delayed sliding mode surfaces.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where either singularity problems may appear or the convergence time dependson the initial state, the proposed sliding mode control approaches can achieve prescribed-time convergence without singularity. The proposed nonsingular sliding modecontrol approaches can be applied to both second-order and high-order nonlinear systemswith prescribed-time convergence. As appl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sliding mode control approaches, the control of hypersonic vehicle systems is revisited. Numerical simulationson the nonlinear model of the hypersonic vehicle system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2.报告题目: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报告人:张保勇教授
报告人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时 间:2024年8月15日(周四)上午9:30-10:30
地点:数学科学学院A8-723会议室
张保勇教授简介:张保勇,2011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分别在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和香港大学从事访问和博士后研究,现为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时滞系统鲁棒控制、非线性系统智能控制、网络系统分布式优化与控制等,承担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作为第二完成人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科技奖励。
报告摘要:时滞广泛存在于工程控制系统之中,是破坏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在过去二十多年来一直是自动控制领域的热点方向之一,特别地,时滞相关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本报告首先介绍时滞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其次介绍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最后着重介绍基于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的时域分析方法及相关的稳定性判据。
3.报告题目:具有时空演化特征的复杂动态系统鲁棒控制
报告人:宋晓娜教授
报告人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时 间:2024年8月15日(周四)上午10:30-11:30
地点:数学科学学院A8-723会议室
宋晓娜教授简介:宋晓娜,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曾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韩国岭南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第一完成人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8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IEEE Trans.系列汇刊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8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曾获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优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报告摘要: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种装备在轻型化、智能化、精密化程度上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流体系统和柔性体振动系统被科学界和工业界所重视。不同于传统的控制系统,这些系统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系统的状态不再像刚体系统那样可以用有限的参数描述,而必须引入“场”的概念,即它们的状态既是时间变量的函数也是空间变量的函数,该类系统被称为“无限维分布参数系统”。自20世纪50年代,热传导过程的分布参数系统问题就受到了包括我国两院院士钱学森等在内的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至今仍是控制理论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分支。课题组围绕反应扩散系统时域分析方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若干类重要的反应扩散系统模型,深入研究了稳定性分析、同步、多目标约束下的控制与滤波和状态估计等理论问题,本报告将探讨课题组在反应扩散系统研究方面的部分工作。
4.报告题目: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纳什均衡搜寻
报告人:李元新教授
报告人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时 间:2024年8月15日(周四)上午11:30-12:30
地点:数学科学学院A8-723会议室
李元新教授简介:李元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方向为非合作博弈、分布式优化、自适应模糊控制、无人车编队控制、飞行器姿态协同控制和强化学习优化控制等。以第一作者在控制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Automatica》、《IEEE Trans》等上发表SCI检索论文1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6篇,Google他引46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创新团队)1项、省部级项目5项。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报告摘要:分布式纳什均衡搜寻作为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优化、学习、决策与控制领域的最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旨在与邻居智能体进行信息交换的前提下,设计博弈策略使得其决策变量寻找到纳什平衡点,进而优化其目标函数。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经济和国防领域,如智能电网的分布式调度、无人机的自主作战和传感器网络在线数据处理等。然而,现有的分布式纳什均衡搜寻算法不仅局限于积分器系统,并且仅能保证对纳什均衡点的无限时间收敛。此外,多数算法只考虑了分布式纳什均衡搜寻问题中最简单的无约束博弈问题,这使得现有算法无法满足大多数实际工程领域中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报告综合非合作博弈理论、凸优化理论、协同控制理论,并利用预设时间控制技术、分层解耦技术、动态增益技术、左特征向量估计技术等全新技术体系,深入研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纳什均衡搜寻算法的设计、收敛性、可靠性等问题,以完善分布式纳什均衡搜寻的相关理论体系。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届时参加!